色泽:采用 “目视比色法”,要求矿泉水呈无色或淡黄色,无异常色泽;
气味与滋味:通过 “嗅觉 - 味觉法” 判定,需具备矿泉水特有的自然气味,无异味、异味(如苦涩味、腐臭味);
浑浊度:使用浊度计检测,限值≤1 NTU,检验方法参照 GB/T 5750.4-2006 的分光光度法。
常规理化指标(18 项):涵盖 pH 值(6.5~8.5)、总硬度、溶解性总固体(TDS)、耗氧量等,例如采用 “电位计法” 测 pH 值,“重量法” 测 TDS,确保水质基础稳定性;
特征性指标(21 项):体现矿泉水 “天然矿化” 属性,包括偏硅酸、锶、锂、硒等,例如用 “钼蓝分光光度法” 测偏硅酸(限值≥25 mg/L),“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” 测锶(限值≥0.2 mg/L),直接关联矿泉水的 “天然性” 判定;
限量理化指标(35 项):针对可能存在的有害杂质,如重金属(铅、砷、汞)、氟化物、硝酸盐等,例如采用 “原子荧光光谱法” 测砷(限值≤0.01 mg/L),“离子色谱法” 测氟化物(限值≤1.5 mg/L),严守安全底线。
常规微生物:菌落总数(平板计数法,限值≤50 CFU/mL)、总大肠菌群(酶底物法或滤膜法,限值 “不得检出”)、耐热大肠菌群、大肠埃希氏菌等;
致病菌:沙门氏菌、志贺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,采用 “增菌培养 - 分离纯化 - 生化鉴定” 的经典流程,检出限低至 1 CFU/250 mL;
特别要求:微生物检验需在无菌实验室进行,采样容器需经 121℃高压灭菌,避免交叉污染(呼应前文 “薄膜过滤法” 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,标准中滤膜法用于大肠菌群等指标的快速筛查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