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B 8538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》-行业新闻-那艾
客服热线021-51619676
GB 8538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》

GB 8538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》

时间:2025-11-07    浏览量:0

GB 8538-2016 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 2016 年 12 月 23 日发布,2017 年 6 月 23 日正式实施,全面替代旧版标准 GB 8538-2008,成为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(以下简称 “矿泉水”)检验领域的唯一强制性国标。该标准的核心定位是统一矿泉水全项目检验的技术方法、判定依据和质量控制要求,覆盖从水源地筛查、生产过程监控到成品出厂检测的全链条,为矿泉水 “天然、安全、健康” 的属性提供科学支撑。
作为配套标准,GB 8538-2016 与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》(GB 8537-2018)形成 “产品要求 + 检验方法” 的完整体系:GB 8537-2018 规定矿泉水的感官、理化、微生物等指标限值,GB 8538-2016 则明确 “如何准确检测这些指标”,两者相辅相成,构成矿泉水安全监管的核心技术依据。
二、核心技术框架:全维度覆盖的检验体系
GB 8538-2016 共包8 大类检验项目、139 项具体指标,形成 “感官 - 理化 - 微生物 - 污染物 - 农药残留 - 添加剂 - 放射性 - 特征性指标” 的全维度检测网络,其技术框架凸显 “精准化、标准化、可操作性” 三大特点:
1. 感官指标:直观判定产品基础品质
感官检验是矿泉水检测的 “第一道门槛”,标准明确 3 项核心指标及检验方法:
  • 色泽:采用 “目视比色法”,要求矿泉水呈无色或淡黄色,无异常色泽;

  • 气味与滋味:通过 “嗅觉 - 味觉法” 判定,需具备矿泉水特有的自然气味,无异味、异味(如苦涩味、腐臭味);

  • 浑浊度:使用浊度计检测,限值≤1 NTU,检验方法参照 GB/T 5750.4-2006 的分光光度法。

2. 理化指标:聚焦 “天然属性” 与 “安全底线”
理化检验是标准的核心模块,分为 “常规理化”“特征性指标”“限量指标” 三类:
  • 常规理化指标(18 项):涵盖 pH 值(6.5~8.5)、总硬度、溶解性总固体(TDS)、耗氧量等,例如采用 “电位计法” 测 pH 值,“重量法” 测 TDS,确保水质基础稳定性;

  • 特征性指标(21 项):体现矿泉水 “天然矿化” 属性,包括偏硅酸、锶、锂、硒等,例如用 “钼蓝分光光度法” 测偏硅酸(限值≥25 mg/L),“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” 测锶(限值≥0.2 mg/L),直接关联矿泉水的 “天然性” 判定;

  • 限量理化指标(35 项):针对可能存在的有害杂质,如重金属(铅、砷、汞)、氟化物、硝酸盐等,例如采用 “原子荧光光谱法” 测砷(限值≤0.01 mg/L),“离子色谱法” 测氟化物(限值≤1.5 mg/L),严守安全底线。

3. 微生物指标:严防致病菌污染
微生物检验聚焦 “生物安全”,共包含 10 项指标,检验方法强调 “快速、灵敏、防污染”:
  • 常规微生物:菌落总数(平板计数法,限值≤50 CFU/mL)、总大肠菌群(酶底物法或滤膜法,限值 “不得检出”)、耐热大肠菌群、大肠埃希氏菌等;

  • 致病菌:沙门氏菌、志贺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,采用 “增菌培养 - 分离纯化 - 生化鉴定” 的经典流程,检出限低至 1 CFU/250 mL;

  • 特别要求:微生物检验需在无菌实验室进行,采样容器需经 121℃高压灭菌,避免交叉污染(呼应前文 “薄膜过滤法” 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,标准中滤膜法用于大肠菌群等指标的快速筛查)。


Copyright © 2016-2025 安徽那艾仪器制造有限公司(www.yuyiyiqi.com) 版权所有 | 皖ICP备2022010018号-9
sitemap.xml 本站仪器:一体化蒸馏仪 智能一体化蒸馏仪